辽阔高原之上,碧空绿草之间,成群牛羊悠然信步,五彩经幡随风飞舞…… 这是八月下旬的青海。青海在我国的生态地位极高,但受到自然、历史、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较低,青海藏区六州(即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玉树州、果洛州和黄南州)于 2017 年被国家纳入“三区三州”深度贫穷的地方范围。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却面临着“天上缺水、地上多水、贡献了水、用不到水” 的困境。藏区六州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全国均值的一半,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且水资源利用率很低。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藏区六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制约藏区六州脱贫攻坚的最大障碍。
“牛奶可以给你,但水只能借你。”提起黄南州同仁县黄乃亥乡从前的缺水情况时,黄南州水利局综合办主任赵凯苦笑着说出了这句当地家喻户晓的话。
十年前,黄乃亥乡711户3049人只有从山里引来的一眼细细的泉水可用,每家每户都要专留一人,每天早早带着容器去排队取水回家。山泉水含氟量高,村民们几乎都有明显的氟牙症;牲畜饮水也依靠这唯一的水源,人畜混用,潜在的疾病传染难以防范。
黄乃亥乡的饮水问题是同仁县水利扶贫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同仁县水利局重新勘察了水量充足、水质较好的水源,设计施工长达43公里的干、支管线,克服地形复杂、工期短暂、人为扰动等多项坏因,终于在 2005 年将水引入了黄乃亥乡的每家每户,完成了饮水入户的工作。
在藏区六州,随处可见人饮工程为群众带来的便利。共和县切吉乡祁加村的村民尕勒以前需要走一两个小时去最近的河边背水回家,后来附近有了集中供水点,走的路少了,用时也短了;而到了 2017 年,尕勒一家和祁加村的其他 350 户牧民搬入了祁加村的异地搬迁新居,整洁的院落内终于引入了清冽的自来水,再也用不着为喝水费时费力了。在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村民切藏卓玛在谈及家里的自来水时,更是不断竖起大拇指,朴实又诚挚笑意满盈在红彤彤的脸颊上。切扎村团支部书记桑豆太和记者说,以前切扎村村民吃水靠的是集中供水点,每家都得专门留一个劳动力牵着骡子去驮水;2012 年政府新建的饮水入户工程为村民们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空出了更多的劳动力去城内务工或进入田地劳作。
在饮水方便、水质达标的基础上,藏区六州继续开展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同仁县卡苏乎村下属的自然村瓦浪村,由于所处区域地层下陷,政府开展了整村搬迁工程,一间间新居在高原的丘陵上层层排列,而每一座新屋前都有属于这一户的自来水龙头,取水点的密度由原本的4~6户一个提高到1~2户一个。考虑到使用安全方便,每户的自来水除了深埋在井下空间的防寒软管,即“冬管”, 还有立于井旁的金属“夏管”,在温暖的天气里即开即用,比起“冬管”方便很多。
这只是藏区六州解决人饮问题并对人饮安全巩固提升的几个缩影。“十二五” 时期,青海省对藏区共投入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 22.08 亿元,解决农牧区 101.1 万人(次)的饮水安全问题。2018 年,藏区六州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投资 2.8 亿元,拟进一步巩固提升 3.5 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水平。
接下来,藏区六州将针对建设标准低、水源变化、移民搬迁、游牧民定居等因素影响而新增的部分饮水不安全问题,通过采取新建、改建、扩建手段,配套水源保护、水质处理等措施加以解决;对已建的规模化工程,配备水处理、消毒、水质化验、自动化监控等设备设施,实现与城市同质供水;对小型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并网扩网,达标改造,提升供水效益;慢慢地增加对县级水质检验测试中心的建设和监管,进一步提升藏区供水水质合格率、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证率。保证每个群众喝上水、喝好水,为贫困人口逐步实现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将其作为最优先、最重要的目标。
藏区六州的耕地面积小,贫瘠田地多,长期采用大水漫灌或雨水灌溉的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系数低下,受天气因素制约过大,很大程度上还是在“靠天吃饭”。高效节水灌溉可以明显提高灌溉效率,实现省水省工的目的。海南州共和县哇玉灌区以每亩 160 元左右的价格向群众支付承包费用,共流转土地 3.8 万多亩, 将农田统一规划使用,农户的劳力也得以解放。8月下旬,哇玉灌区的摇臂式喷灌设备正在试运行,喷灌头将水流整齐地切割甩出,一簇簇地均匀浇灌着田地。喷灌技术将这片区域的有效灌溉面积由原本的八九千亩提升到了两万余亩,管道输水减少了渗漏损失,灌溉水利用系数从原先的 0.66 上升到 0.81,有效提升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今年之内,哇玉灌区的高效灌溉系统将会试验妥当,明年开始正式投入使用。
2018年,青海省立项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18.13 万亩,8月进入施工高峰期,年底前将全面建成。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实施,将对促进地区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有着非常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及节水效益。
扎毛水库建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扎毛乡隆务河上游,是隆务河流域龙头调节水库,总库容 4750 万立方米,是一个兼顾灌溉、防洪、生态治理、发电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2018 年 5 月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同仁县扎毛水库灌溉工程是扎毛水库的灌溉配套工程,由输水渠道和隧洞等工程建设内容组成,总投资 6.12 亿元,于今年秋季开工,预计 2022 年完工。该工程控制灌区分布在扎毛水库下游的隆务河两岸,控制灌溉面积 5.39 万亩,其中改善灌溉面积 3.31 万亩,新增灌溉面积 2.08 万亩。考虑生态环境、农田保护、重要建筑保护等因素,隧洞成为这项工程中最主要的输水建筑物。
在扎毛水库灌溉工程 7 号隧洞的入口处,同仁县扎毛水库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同仁县水利局项目办主任杨敏利仔细检查了进洞人员登记牌情况。隧洞外的工字钢拱架加工房里,一名工人正在仔细地焊接半径两米左右的拱形钢架。“这是用来支护隧洞顶端松散岩体的,每隔 50 厘米支护一个。”杨敏利介绍拱架的用处,“我们要求一天隧洞开挖进尺为 3 米。如果速度过快,拱架支护跟不上,隧洞中的松散岩体就会对工人造成威胁。质量与安全是第一位的。”为期 4 年的施工期间,实施工程人员要在山岩中建设掘进总长 22.81 公里的 13 座隧洞,是重活,也是细活。细活还需慢工做,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稳妥推进。
扎毛水库灌溉工程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该流域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增加供水能力,为区域农业灌溉用水提供较为可靠保障,利于保持灌区农业的稳定高产和持续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恰卜恰河的河道边上,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装载机的挖斗运送着石料,工人们将石料填充进生态格宾网箱,填满后认真地锁死网丝。生态格宾网箱柔性强、透水性好,具有很强的抵御侵蚀、承受变形的能力,能很好地控制和引导河流及洪水, 且能有很大效果预防水土流失。
▲恰卜恰河防洪治理工程(茶卡高速—索吉亥村段)施工现场。工人在锁死生态格宾网箱的网丝
共和县恰卜恰河防洪治理工程(茶卡高速—索吉亥村段)于2018年7月10日开工建设,批复总投资约3140万元,治理河道10.112公里,新建堤防13.771公里,工期12个月。工程建成后,可保护恰卜恰镇的索吉亥村、加拉村、西香卡村、东香卡村、尕寺村等5个行政村共949户1956人、3375亩耕地以及基础设施等的防洪安全。
“要想让贫困户从根上脱贫,光送米送面是不行的。我会跟对方提议‘我给你找个活’,尽量给他找个放心一点的工作,有付出有回报,工资能拿到手。”来自共和县水利工程建设局的项目负责人陈生军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他积极鼓励项目区贫困群众投入到防洪治理工程建设中,引导施工公司吸纳贫困劳动力参加工程建设,且优先吸纳项目区内的贫困劳动力。恰卜恰河防洪治理工程共有约 40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工人的身份去参加了,普通工人的工资是每天约 150 元,技术工人的工资是每天 200~300 元。“十三五”以来,藏区六州已对 39 条中小河流进行了治理,治理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 10 年一遇~30 年一遇,有效保护人口 38 万人、农田 29.7 万亩;另有 24 条中小河流的治理项目正在建设中,工程建成后,治理河段防洪标准可提高到10 年一遇~20年一遇,有效保护人口 6.33 万人、农田 4.88 万亩。
除了中小河流治理,还有大河流治理。隆务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泽库县境内,全长 156.8 公里,流域面积 4960 平方公里,在同仁县境内长度 46.6 公里。由于隆务河未进行过系统的防洪规划,整个防洪体系很不健全,河道冲刷侵蚀严重,险工险段多,河道两岸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站在同仁县内横跨隆务河的桥上,远远可以望见工程队正在对河岸堤防施工,河道上可见已具雏形的液压坝,崭新的滨河道路在河道岸边铺开。“等完工后,这里都是水面,就看不到这些的沙石了。配上河道岸线亮化,隆务河的休闲、观光、旅游功能就具备了。”杨敏利望着桥下繁忙的施工现场,如此展望着。
总投资 10051 万元的隆务河治理工程以河道堤防工程为主,工程建成后可为河道两岸 1.6 万亩农田、2.3 万人提供防洪安全保障。隆务河河道治理工程于 2016年 3 月 20 日开工,目前完成主沟道新建浆砌石防洪堤及网箱基础 21.2 公里,支沟完成格宾网箱 5.8 公里。此外,在隆务河上还有一项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投资达 2 亿元,将在隆务河上修建拦水堰、液压坝、汀步潜坝、湖心岛等工程,并配套液压坝电气系统、河道岸线亮化及管理信息化系统等。
这些工程完成后,县域防洪体系将初具规模,隆务河重点城镇段防洪标准可达到 50 年一遇,新增水面面积 39 万平方米,在保证河道安全泄洪情况下,恢复河道生态湿地功能,改善河道周边水域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形成“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ECO,具备比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未来的隆务河,将成为同仁县推广隆务古城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
同仁县保安镇花儿沟,因“花儿”艺术命名。在花儿沟中,花草树木郁郁葱葱, 四面有五彩丹霞山峰环抱而起,一池静水倒映着碧空与五彩山壁,景观奇异而美丽。然而,2016 年前的花儿沟并没有如此魅力:受水力、风力、冻融等侵蚀的影响, 当时的花儿沟水土流失严重,一片荒芜,丝毫没有草木的影子。
在同仁县水利局的主导下,2016 年起建设实施的保安镇周边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成为花儿沟全面治理的催化剂。县水利局在花儿沟投入资金近 60 万元,撬动资金约 600 万元;引进精品苗木 499 株种植在花儿沟园区,成活率达 99.6%,此外还引入沙枣、山杏、河北杨、新疆杨等其他耐寒耐旱的优良树种一万余株;在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位置筑起了两座沟头防护工程;规划设计了涝池工程。“要动, 就动得大一些。把水引进来,就把文化引进来了。”这是同仁县水利局项目办主任胡伟当时对花儿沟园区负责人的话。
如今,在这引进来的一泓池水旁,两届“花儿会”已成功举办,多位知名“花儿”艺术家在此一展歌喉。周边务工群众、贫困户的就业被花儿沟的建设所带动,有群众常年在花儿沟打工,旅游淡季时每人每天工资 80 元,旺季时每人每天工资100~120 元。在多方努力与支持下,花儿沟园区的造林面积达 700 余亩,再借助“花儿会”“花儿王”等特色文化的宣传,经过三年打造,这里慢慢的变成了了远近闻名的景区,带动起了同仁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然而,直到 2010 年,同仁县仍然处在每年春季时分沙尘漫天、暴雨时节泥水淹街的窘境中。沙尘与泥水的源头正是今日被视为黄南州府、同仁县城“靠山”和“罩山”的生态屏障——东山和西山。
站在西山山腰,望着山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景象,很难来想象八年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的荒凉。
“对西山的治理从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了。3 月刚好是植树造林的时节,每年州、县所有的单位部门都有划定的治理区,职工们带着铁锹、镢头整地挖坑来植树, 而整地挖坑又加剧了扬尘。年年沙尘,年年治理;年年造林,年年没有成效。”胡伟说。他从小在同仁县长大,参加工作后,也加入了年年造林的队伍。然而,没有树木成活,沙尘依旧年年袭来,西山上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洪水泛滥的问题依旧没能解决。
2011 年,在青海省水利厅、黄南州水利局的支持下,同仁县更换了造林思路: 综合治理,县水利先行;要造林,先夯实水利配套。有了水利配套设施的南当山流域西山治理区 100 余亩造林试点当年成功,种下的林木顺利成活了! 2012 年,利用上一年的成功经验,县水利局全面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在西山山顶修建了一个容量 7600 立方米的蓄水池,并布置上百公里的管网,实现了造林灌溉管网全覆盖, 将造林面扩大到 2000 余亩;2013—2015 年,继续在前一年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提升, 最终完成南当山流域高标准造林面积 12000 亩。原本是沙尘源头的西山绽放出葱茏青翠的勃勃生机,成为了同仁县的生态“靠山”。
西山也是隆务寺的后山。隆务寺是一座有 700 余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寺院,在安多藏区规模、地位、影响仅次于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省的塔尔寺。在信教群众眼中,西山也有了“神山”的色彩。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藏族信教群众热情参加造林工作,将造林绿化带从隆务寺后的山脚下一直铺到山顶,连接着山顶的夏日仓活佛行宫。
西山治理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缓解了当地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洪水频发的问题,成为同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虽然项目已结束了,但我们对西山的生态治理始终没停。”胡伟说。如今,每年政府会支出管护资金 80 万元,用于西山治理区的补栽补植、浇水护林等工作,移动软管灌溉系统也正在向喷灌系统过渡,山上的步道、栈桥、木屋等景观游览设施正在建设中。未来的西山将更加宜人。
从西山的南侧下山,一路上看到与林地不同的风景:层层叠叠的梯田随着山势起伏铺开了或金或褐的色彩,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丘陵之上。
坡耕地改梯田,是水利人做的又一项水土保持工作,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群众通过土地产出获得的收入。原始的坡耕地上没有灌溉工程,农业耕作靠天吃饭,且不利于保土、保水、保肥,水土流失严重,作物产量低下,青稞、小麦亩产约 75 公斤,仅够一家人的口粮;将坡耕地平整为梯田之后,农田保土蓄水能力上升,作物产量随之提高,每亩至少增产50 公斤,折算增产 100 元,成为高产稳产田的,亩产能达到 300 公斤。全县耕地约 13 万亩,水利人的坡改梯工作都覆盖到了。2016 年至 2018 年 7 月底,深度贫穷的地方共有 1026 个贫困劳动力参加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按每日 80 元收入、参加 30 个工日的工程项目施工劳务估算,贫困群体两年多来共获得收入约 246 万元,贫困劳动力通过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平均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 2400 元。水土保持发挥着改善生态环境与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随着水利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青海藏区六州的人饮安全得以巩固提升,水利基础条件不断改善,防洪安全能力逐步的提升,水利管理能力持续增强。依靠着不断坚实起来的水利支撑,藏区六州充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在脱贫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