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名列全省前茅,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25位,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逐年提升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出水监督性监测达标率100%,省重点监控企业监督性监测达标率100%……去年以来,我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88分,名列全省前茅,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25位,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逐年提升。
抓水环境治理、抓大气污染防治、抓重污染行业整治。近年来,我县不断打响碧水、蓝天、清废、净土、治源等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一系列环境治理“组合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走进桥头镇菇溪河治理工程,第七期生态修复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实施工程人员多点同步施工,混凝土浇筑、石笼网箱扎装等工序正有条不紊推进,同步推进的还有路面施工与亲水平台基础施工,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扩大菇溪河治理工程的辐射范围,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清水河流、休闲好去处。
菇溪河治理工程启动至今先后进行了河道清淤疏浚、河岸生态治理、两岸市政道路建设等施工项目,一至五期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43亿元,完成河道治理清淤疏浚8.26公里,堤岸加固16.5公里,关停、整顿沿河企业509家。桥头镇有关负责人和记者说,半个世纪来,菇溪河几经“换脸”,从蓝天碧水到牛奶河、污染河,再到水岸同治的“畅游河”,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已然绘就。如今,菇溪河水质稳定在II类水以上,治理工程也成为全省小流域治理的典范。
菇溪河治理工程是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我县还在控制源头污染方面下大力气,在楠溪江中上游建成8座城镇污水处理站,31个集中式污水处理终端,污水管网693.3公里,“污水入河”现象得到一定效果改善,楠溪江沿线%,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同时对中下游的峙口造纸基地进行多轮提升整治,对与水源地规划冲突的沙头镇北山工业园区进行关停。
仅去年,我县完成城镇污水管网建设30公里,城镇污水管网改造5公里,完成雨水管网建设3.6公里,提标改造4.8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管网4.8公里。目前,已成建6座污水处理厂,山区8座城镇污水处理站,31个集中式污水处理终端,污水管网693.3公里,“污水入河”现象得到一定效果改善。
今年,我县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依托瓯江-楠溪江水系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制度和科学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着力点,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突破口,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和全过程,持续加快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步伐,全方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推进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地长效管理;组织并且开展生物多样性区域优先保护工作,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ECO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持续推进绿化造林工程,实施新植千万株珍贵树和“一村万树”行动;严格落实《温州市楠溪江保护管理条例》,保障相应水体水质符合相关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继续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全力开展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大气治理“蓝天”行动、土壤整治“净土”行动,固废处理“清废”行动,扎实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倒排节点,全力以赴、全面深入推动全县环境明显问题整改。推进美丽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工作,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景观风貌;深入推动“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巩固无违建县创建成果,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和农村危险房屋治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垃圾革命”和“厕所革命”,高水平打造生态宜居农村环境。
同时,进一步弘扬楠溪江民间传统文化,发掘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元素,树立楠溪江生态文化品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持续推进生态环保宣传“五进”活动,在各类环保纪念日举办主题宣传活动,拓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渠道,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提升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水平。
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旗下媒体平台广播:FM 102.2电视:永嘉新闻综合频道报纸:今日永嘉网站:永嘉网微信公众号:中国永嘉、永嘉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