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随着西湖湿地中最后一片石板被稳稳安放在桥面上,四平市绿水长廊项目建设再传捷报:西湖湿地3座人行拱桥全面收官,北河3.03公里航道正式贯通,南北河城区段末端施工进入攻坚阶段。
南北河是四平市的母亲河。自吉林省去年真正开始启动万里绿水长廊项目建设以来,四平市率先启动7个绿水长廊项目,今年又重点谋划了27个,目前已完成投资7.8亿元,完成建设长度79.8公里。其中,南北河作为省级绿水长廊一期试点,正快马加鞭,提速前进,日均推进120米。
9月的四平,天高云淡。在西湖湿地水质提升工程绿水长廊项目建设现场,各类施工机械正在高效运转。由南向北,沿河两岸,塔吊林立,焊花飞舞,百余名实施工程人员正挥汗作业。蓝天碧水交相辉映,铺展成一幅美丽画卷。
施工负责人和记者说,为保障工程质量与进度,现场每天有12辆挖掘机、15辆运输车抢时作业,实施工程人员交替上岗,人歇车不歇;每天有50吨石料、几万块石板、4000立方米土方的施工量。任务虽重,但大家干劲十足,都盼着绿水长廊项目早日建成达效。
西湖湿地水质提升工程是四平市绿水长廊项目之一,是在四平市西湖湿地一期及扩建工程基础上实施改造提升的一项惠民工程。今年7月20日开工,计划年度建设任务400万元,截至9月末,已完成投资600万元。
眼下正值项目建设黄金期,也是项目建设冲刺期。市南北河管理中心主任高云利每天要数次往返于南北河城区段绿水长廊各施工现场,解决各种问题。
“为抢工时,我们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要求全力推进西湖湿地水质提升工程绿水长廊项目建设,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四平市绿水长廊城区段建设项目,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北河3.03公里河道通航后,城区末段建设将启动钢闸坝结构施工,逐步扩大蓄水量,解决充排时间缓慢和影响行洪等难点问题。所以,一点儿都慢不得啊!”高云利的话语中,透着一种急迫。
秋日的阳光照在北河上,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岸上的工人们正在进行石笼护坡施工。
“压顶”是个技术活,又慢又累,还要耐住性子。老师傅谭福勇将石块码整齐,不时敲打修正。另一边,工人刘绍军正在缝网。一张铁网,网住码好的石块,一根铁钎,犹如一根灵巧的“针”,在网格间穿梭游走,将铁线勒好扣。很快,一张巨网紧紧包住排排石块,形成石笼,护住坡岸。
驾驶着挖掘机,在坑洼不平的河滩上,从远处将一车车石块运至岸边,一趟趟往返。虽只是一车一人,工作略显单调,但工人老张干得很认真。“我是本地人,这一个项目建成后,我们的居住环境能大变样。我既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你说能不抓紧吗?而且明天就是国庆节,能用自己的劳动为祖国庆生,这个节过得有意义!”说完,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一个跨步又跃上了挖掘机。
在南北河汇合口,十几只野鸭钻出草丛,“扑啦啦”纵入水中,游向远处。绿水长廊项目的生态效益,已经显现。
市水利局局长姜亚非和记者说,四平市南北河相关绿水长廊建设项目建成后,对于进一步打造南北河绿色可持续性生态发展廊道、改善美化城市环境、提升水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土地开发利用、引进战略投资、经营城市、提升居住环境都有重大意义。
据测算,绿水长廊项目通过建设沿河两岸湿地绿地,使四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了203公顷,河道蓄水面积、蓄水量成倍增长,激活了河道周边可利用建设用地面积835公顷,大幅度增加土地收益率。
站在南北河畔,看着塔吊不时升起又降下,铁西区中华名城小区居民王晓国很感慨:“如今的南北河已今非昔比,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告别曾经的臭水沟,现在空气好像都是甜的!”
采访结束,离开四平已是日暮时分。沿河万家灯火洒入河面,宛若一条流动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