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说明,要不断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怎么样才可以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给出了答案:“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能够“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水弹性城市建设便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最好的方式之一。作为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天津生态城)自2008年开工建设起,就十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引入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在指标体系和总体设计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强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海水淡化,实施分质供水”的原则,确立了非传统水源利用率50%的目标,用以指导城市各项开发建设。尤其在2016年天津市获批第二批水弹性城市建设试点,天津生态城成为两个试点片区之一后,更是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号召,组织相关专家,对天津生态城建设情况做梳理,将水弹性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中,提升完善建设蓝图,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据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不同于其他已经建设了多年的试点城市,天津生态城从2008年才开始建设。处于滨海少雨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长期承纳上游污染、水环境恶劣的天津生态城,在建设初期,更是废弃盐田、污染水面、盐碱荒地各占三分之一,生态本底十分脆弱。如今,通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绿色、低碳、环保、宜居”成为了它对外的名片。海绵和生态格局建设、水系、绿化生态骨架已经基本形成,在排水防涝、黑臭水体治理、雨水回收使用、海绵监测管理平台、样板项目建设等多方面获得成效,大大地提升了城市宜居水平,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近年来,“城市看海”问题日渐严重,已成为“城市病”中危害慢慢的变大的顽疾,而早在2013年12月,习就曾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精确指出了建设水弹性城市对于预防城市内涝的重要性。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对此深以为然,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从河湖水系、路面竖向、排水分区、雨水管网等多方面健全排水防涝体系。
河湖水系方面。正如习2016年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天津生态城在水弹性城市建设时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尽量保留河湖水系等天然调蓄空间,通过竖向调整克服原始地形排水不利的弊端,坚持规划引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规范,形成健全的排水防涝体系,让生态城居民享受“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的海绵红利。据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天津生态城在指标体系中明确规定,区内自然湿地净损失为零,因而在水弹性城市建设过程中尽量保留现状,对故道河、静湖做全面治理,同时新开挖惠风溪,使得水系互相联通,形成区内主要的排涝水系和雨水调蓄空间。“目前,故道河、静湖、惠风溪常水位下雨水调蓄能力181.8万立方米,汛期通过水量外排降低水位,雨水调蓄能力达到327.2万立方米,能有效应对大到暴雨,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路面竖向方面。天津生态城属海积低平原区,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河流、排灌渠道纵横交错,坑塘、水库、牛轭湖、盐池、鱼塘虾池众多,地面起伏甚微,坡度为1/10000-1/5000。针对土方资源不足、整理成本过高的现状,天津生态城按照“总体统筹、内部平衡、节省本金”的原则,合理确定规划标高,在打通“奇经八脉”的同时,确保排水通畅。最终确定区域规划道路最低点高程定为3~3.8米,道路最低点标高比平土标高高出0.5~0.7米,地块控制高程比周边道路标高高出0.2米以上,有效地防止了用地变为“洼地”的现象,并以此为依据,将生态城一次平土分成三个大区域,南高北低顺势雨水排入河湖水系。
排水分区方面。天津生态城全部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严格落实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将试点区划分为4个汇水分区,分别为起步西区汇水分区、起步东区汇水分区、中部片区汇水分区和生态岛汇水分区,其中生态岛汇水分区为自排区,其它3个汇水分区为强排区。在保障雨水就近分散排放的同时,在末端建设雨水泵站,确保各汇水分区的雨水顺利排入收纳水体。
雨水管网方面。要求一般地区雨水管道设计标准达到3年一遇标准,重点地区系统下游主干管及排口设计标准达到3-5年一遇标准。严格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避免合流制溢流污染,采取各项措施控制传输过程中的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事实胜于雄辩,海绵城市建设的效果需要眼见为实。2018年7月23日晚,受台风“安比”影响,天津大部分区域出现暴雨天气、局部大暴雨。但在这场暴雨中,天津生态城各雨水泵站排水顺畅,处于低水位运作时的状态;路网通行顺畅,路面未出现大范围积水。
由于天津生态城本底水环境恶劣,三分之一区域是污染的水面,尤其是近40年来一直接纳周边区域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污水,水质严重恶化,为劣Ⅴ类水体。正如习所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障“绿水青山”,天津生态城将水污染治理作为水弹性城市试点建设的第一个任务,全力消除黑臭水体。位于天津生态城生态岛片区的静湖原本是营城污水库,储存污染成分复杂、难降解的工业污水,可生化性极差,处理难度大,生态功能完全丧失。天津生态城将污水库治理作为环境建设的“一号工程”,斥资10亿元,完成了污水库治理,并通过深挖造岛和景观建设,将昔日污浊不堪的污水库变成环境优美的清净湖,与惠风溪、故道河实现三水连通,成为生态城水ECO的核心。同时将内部水系与外部水系隔断,通过河道泵站和闸涵等控制水位,实现内部水系有序循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以汇水分区为单元,生态城已初步形成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体系。目前,新建项目严格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如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在地块内部优化组合,实现源头减排;生态城严格执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避免合流制溢流污染,而且针对已建成区道路,更换控污型雨水口,削减道路径流污染,加强过程控制;此外,生态城已完成污水库治理、湖岸生态岸线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泵站后湿地等一系列工程,河湖水系水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净”水,是为了“用”水。在解决了雨、污水净化问题后,天津生态城开始探索“用”的方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天津生态城原来水资源严重不足,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雨量,水域面积约5.8平方公里,年景观补水需求累计达1850万立方米,如今,将所有雨水收集后,经过绿地净化全部进入景观水体用于景观补水,年均近300万吨,约占景观补水的16%,按自来水5元/吨计算,一年可节约1500万元。
河湖水系生态补水方面。天津生态城区域内资源型与水质型缺水共存,生态补水压力大,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被进一步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本地水资源可供性,适度降低对外依存度。目前,生态城污水厂完成了提标改造工作,水质标准提高到天津地标A类,达到景观用水地表水IV类要求,各排水分区雨水经源头-过程-末端净化后,也进入河湖水系进行景观补水。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雨水资源利用方面。天津生态城地块内部雨水利用以小规模、分散式综合利用为原则,结合生态城公建与住宅屋顶、大型广场等场地条件,在新建和改造过程中合理选用雨水罐、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充分的利用现有自然调蓄空间,做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弹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到的“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与此同时,坚持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以满足项目自身功能为主,将海绵要求有机融入。雨水资源利用以满足使用需求为主,天津生态城年平均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为避免项目单独设置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多数时间设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集中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主要设置于公建项目,设施容积根据降雨量和使用需求综合确定。住宅项目鼓励设置小型、简易、价廉且易于养管的雨水罐等设施,为居民利用雨水提供便利。
众所周知,海绵城市建设涉及领域众多,项目碎片化且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建设起来自然难,而管理运维更是难上加难。天津市生态城借助天津生态城公用事业运营维护中心的大数据平台,在现有监测设施的基础上,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适当增设各类监测设施,对监测数据来进行整合分析,建立起了水弹性城市监测管理平台,目前已投入运营。生态城试点区建立数据监测+模型模拟的效果评估体系,确保各片区的建设成效。
试点区主要设置河湖水系、排水分区、建设项目和典型海绵设施共4级监测体系,获取水量水质数据,为片区建设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河湖水系监测点16处,覆盖故道河、惠风溪和静湖的临界断面、排水口下游邻近断面和其它代表性断面;排水分区监测点25处,其中位于排口的监测点13处,位于雨水干管重要节点的监测点12处;每个建设项目类型都选取典型项目进行了监测,在雨水出水口设置监测点;典型海绵设施监测14处,涵盖生态城常用的各类海绵设施,包括雨水湿地、湿塘、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
以试点区相关基础资料和监测数据为基础,耦合城市水文、管网、水动力、水质模型,并有效集成模型优化、并行计算、高度仿真技术,搭建试点区海绵城市全过程模型,模型最重要的包含集水区产流模块、集水区产污模块、低影响开发模块、排水(雨水)与河湖联控模块等四大模块,经过参数率定和结果验证后,用于动态评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悬浮固体总量去除率、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治等水弹性城市建设成效。为提升居民参与水弹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设置了公众信息反馈子系统,公众可通过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展示网页,了解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并留下意见和建议。
城因水而秀,居有水则灵。党的十九大报告说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渐增长。”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由快速地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而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终究是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生态城自建设之初就确定了人与人、人与经济生活、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愿景目标。生态城不仅要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更要成为一座让百姓更加幸福的城市。”为此,天津生态城在水弹性城市建设中不仅完成了静湖湖岸绿地、蓟运河河岸白露洲初雨净化及绿地、甘露溪雨水调蓄及滨河绿带等多个项目,使得静湖、故道河、惠风溪等生态岸线%,还在多处设置了亲水活动空间。
比如,位于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北端的惠风溪生态廊道,西与蓟运河故道相连,东至中央大道,长度约2公里,为了加强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达到“再现自然印记、强化人文参与、体现场地文化”的目的,整个设计以“自然”、“人”、“文化”为主题,岸线处理采取湿地驳岸、石笼驳岸、枝桠驳岸等形式。高低错落的水池,舒适平缓的木质栈道,溪旁茶室、景观廊架、园桥等园林建筑和小品一应俱全。水中的荷花、睡莲、千屈菜、香蒲、水葱等植物争奇斗艳,岸边的芦苇摇曳生姿,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美丽画卷跃然眼前。
不仅如此,为了人们能更好地接触大自然,天津生态城试点区域内完整保留着湿地和水系,预留鸟类栖息地,实施水生态修复和土壤改良,通过多种方式构建便捷的城市户外休憩体系。生态岸线打造减少硬质铺装,既为居民提供宜人的滨水活动空间,同时通过绿化对表层雨水径流的过滤作用,减少雨水对河道的污染,保证水质稳定。将海绵设施与公共空间相结合,在公共开敞空间或者集中绿地,因地制宜地设置下凹绿地、雨水花园或旱溪等海绵设施,弱化场地空间的“生硬”感,提升近人的氛围,丰富了场地功能,如作为中新两国友谊的地标性项目——友好花园,按照水弹性城市要求建设,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恢复、物种驯化和湿地保护理念,以集群的温室和内部花园为核心,构建相对集中的空间,创造生态城特色景观,不仅成为了天津生态城居民文化、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也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客厅”。此外,天津生态城还将海绵设施与建筑功能结合,在办公、学校建筑中,设置屋顶花园,在实现雨水滞蓄、净化功能的同时,满足办公人员休闲和学生活动的需求。
天津生态城作为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在渤海湾边、蓟运河畔的一片盐碱荒滩上建立的一座生态城市,肩负着国际和国内双重示范引领作用。这带给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者们巨大的压力。但正如习的那句话:“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天津生态城化压力为动力,积极探索打造一批样板项目,引领国内外生态宜居城市发展。
天津生态城从获批海绵城市试点后就组织相关专家、技术团队重点对华夏未来学校、甘露溪公园两个样板项目进行深入研究,结合项目真实的情况,制定适宜生态城本地条件的水弹性城市建设方案,各项目建设方案兼顾雨水组织合理性、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性以及项目示范展示意义,通过样板项目建设,实践设计的具体方案可行性,探索生态城水弹性城市建设技术路径。目前,已完成样板项目的建设。华夏未来学校是建筑与小区类水弹性城市建设项目的代表,以实现雨水自我消纳为目的,突出示范和教育意义,兼顾景观效果,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的建设思路,综合采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蓄水模块等多种海绵设施实现水弹性城市建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0%,年悬浮物(SS)总量控制率达65%,雨水资源利用率达3%。甘露溪公园是公园绿地类水弹性城市建设项目的代表,突出项目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海绵城市建设潜力的充分挖掘,以景观水系和湿地为中心,周边配合建设透水铺装、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控污型雨水口等海绵设施,通过地形塑造将项目绿地、园路、广场的雨水引入中心水系,用作景观补水,同时探索消纳周边道路和绿地雨水,通过初雨弃流装置将部分华五路雨水引入项目内,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5%,年悬浮物(SS)总量控制率达60%。
通过样板项目的建设,天津生态城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按照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工业地块等不一样项目分别梳理和总结出能够适宜本地情况的水弹性城市建设方法,并在全域推广和使用。目前已形成一批品质高、有成效、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品项目,包括美锦园、公屋二期、芙蓉苑、华夏未来学校、低碳体验中心、中部片区雨水泵站、泰八路公交场站、甘露溪公园、第一社区公园、中韩产业园等。此外在海绵设施的选用和设计上,也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应能力强、效果好的模式,如居住小区、公园绿地优先利用绿地系统建设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可结合项目需求配建雨水桶、蓄水模块等灰色设施;公共建筑结合需求合理建设透水铺装、绿色屋顶、蓄水模块等。
“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天津生态城时刻牢记习的这句话,在水弹性城市试点建设中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原则,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全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城市水生态环境的角度,解决生态城水环境保障、水生态建设等涉及百姓人居环境质量的民生问题。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天津生态城在水弹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实际做到了“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水弹性城市带来的绿色、生态、和谐。据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除了在试点区内进行因地制宜的水弹性城市建设,天津生态城还以试点片区为核心,在全域150平方公里全方面推进水弹性城市建设,力求将其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水弹性城市,实现国际和国内双重示范引领作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表示,天津生态城建立了长效推进机制,试点区内外统一管理,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该机制以建设项目管理为基础,以规划管理为依托,实行政府行政管理与第三方技术管理相结合,管理精细,切实可行。
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是房地产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的意见》,对加强房地产经纪服务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作出明确规定。
绿美城市建设开展以来,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围绕“美丽中国、绿美云南、醉美临沧、果香永德”定位,全力推进绿美城市建设,做好山、水、路、景文章,深入开展“六增”行动,凸显“一路一景”“一街一品”,让城市更靓丽、更宜居。
娘子关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率娘子军驻守而得此名,自古是三晋门户的重要关口,也是古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娘子关村东南依绵山,西北临绵河,坐落于太行山脉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近日,海南省发布新版装配式建筑示范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生产、施工及科研示范工作。
国务院印发《关于逐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逐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作出部署。
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6177户,超额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