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实施河长制,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组织体系建设,落实县、乡(镇)、村三级河长全覆盖工作,由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分别担任县总河长、副总河长,并明确了4名县级责任河长、16名乡(镇)级河长和121名村级河长,明确了174名河流专管员和巡查员、549名河流管理保洁员,确保辖区内河流都有责任人和管理员。落实各级河长名单,完善组织体系,建立良性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层层抓落实、层层抓管护的长效管理机制。
义安河是章江源头的重要支流,被划为章江源头水源保护区。去年受8.27洪灾影响,多处河堤冲毁,群众损失惨重。全面推行河长制后,我县投资2700万元启动义安河石罗段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需清淤河道11.2公里,修筑生态护坡22.4公里,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6.6公里,目前一期项目已动工实施。
在工程现场,实施工程人员正赶在汛期来临前加紧施工,浇筑河堤、清理河道,一片忙碌的施工景象。
与此同时,关田镇下关河道底泥清淤及处理处置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河道沿线共启用了五台大型挖掘机在疏挖河道,响声直灌入耳。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经理温煦和记者说,目前工程量已完成百分之八十左右,他们将争取在年底前保质保量完工。
下关河道底泥清淤及处理处置工程分两期实施,总投资8379.98万元,主要对小江流域下关村河道下牛岗至石石湾及石石湾至鼓老凹段河道内及河漫滩沉积与堆积的废石尾砂进行疏挖及处理处置,疏挖总长度约4632km。
加快工程治理,我县在大江过埠段、铅厂镇铅厂河、关田镇下关河、横水镇牛角河、小江新坑河等流域实施湿地生态修复、生态廊道、涵养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2.13亿元,探索和尝试在流域生态治理上、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治理工程重点推进过埠圩镇至泮江桥“一江两岸”生态廊道、过埠圩镇至长庆村湿地公园等子项目,建设5公里滨河带、170公顷湿地公园,打造成为推动“旅游+‘河长制’”升级版的亮点工程和精品工程。
在长河坝村部,矗立着一座小型的污水处理设备,看似毫不起眼,却是全市首座村级FMBR工艺污水处理设备。去年,它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全市村庄污水处理零突破,能够很好的满足长河坝及周边村民112户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需求,经处理后的水可用于农田灌溉。
据了解,今年县财政安排5700万元专项资金,在铅厂等10个乡镇启动了污水处理项目。采用“兼氧FMBR”膜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将传统污水处理生化—沉淀分离—过滤—消毒—污泥脱水干化—污泥处置等多个环节合并、高度集成,实现污水和有机剩余污泥同步处理。分散式污水处理,污泥排放少、能耗低,全自动运行,管理简便。FMBR技术很适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乡镇污水治理等。
在城乡环境连片整治中,铅厂镇也是坚持走在前列,按照“全天候、全覆盖、市场化、职业化、常态化、网格化”思路,在全县率先建成农村保洁系统,配备垃圾桶箱800余个,清运车辆20余辆,专业保洁人员32人。保洁人员告诉我们,现在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显著提升,地面垃圾已经少见,他们每天处理垃圾只需跑三趟。
据了解,今年县财政安排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1100万元,继续加大对农村里的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的投入。同时,注重引导全社会自觉参与河流的治理和保护,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全方面提升河流生态功能,全县各乡(镇)、各责任单位利用互联网、报纸、河长公示牌等形式,加强河长制宣传力度,在大江、小江、扬眉江等河岸竖立河长公示牌120多块。在河流治理保护上,按照全省“清河行动”的整体部署,开展了工矿企业及工业聚集区水污染、城镇生活垃圾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及生活垃圾污水等17个专项“清河行动”,全县禁养区600多生猪养殖户退出畜禽养殖,在大江、小江、扬眉江、思顺河、上堡河、聂都河等全县河流及其支流范围内,重点开展整治轻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在建工业园区、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生产建设项目,重点整治林果茶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山地开发复垦等容易造成山体项目,重点整治工业公司污水、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畜禽养殖污水排放,以及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等,河流生态功能日渐提升。
长河坝水库是县城饮用水源地,担负着城区5万人的饮水安全,铅厂镇投资1239万元启动长河坝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目前项目已动工实施,规划建设涵养林60亩,生态隔离带4公里,修复河滨4.1公里,建设生态河滨带34亩。
在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将符合粒径要求的石料填入单个生态石笼网箱中,一个个网箱横向并排连接,纵向逐层砌筑,构成完整、规则的砌体构筑物。
据了解,生态石笼网绿色环保,以抗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具有延展性的特种钢丝作为材料,可以作用于水下多年而不腐蚀损坏,挡墙还能过滤水流中的泥土,使之沉淀填入石缝中,进而促进自然植物的生长,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水质。
为加强江河源头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我县出台了《崇义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我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广大群众自觉爱水、自觉护水意识增强,全县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效果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我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40.9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5,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一、二级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总控制达标率达100%以上,交界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及优于Ⅲ类,境内水质达标递升。